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 电加热馕坑中洋葱馕的烤制工艺优化

    奥斯曼·努尔艾合麦提;冯作山;尼格尔热依·亚迪卡尔;白羽嘉;

    为探索采用电加热红外馕坑烤制洋葱馕的最优工艺,提升产品品质并为规模化生产提供支撑,本研究以感官评分、质构特性、馕比容及色泽参数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响应面法优化工艺,分析一次发酵时间、二次发酵时间、上烘烤温度、下烘烤温度及烘烤时间对洋葱馕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洋葱馕的感官评分、比容、弹性、内聚性随一次发酵时间、二次发酵时间、上烘烤温度、下烘烤温度及烘烤时间增加先升后降。馕硬度、咀嚼性随一次发酵时间、二次发酵时间增加先下降后上升,随上烘烤温度、下烘烤温度及烘烤时间增加而上升。色泽L~*值随一次发酵时间、二次发酵时间增加先下降后上升,随上烘烤温度、下烘烤温度及烘烤时间增加而降低。色泽a~*值、b~*值随上烘烤温度、下烘烤温度及烘烤时间增加而上升。对感官评分的影响,发酵时间>烘烤时间>下烘烤温度>下烘烤温度。综上,电加热馕坑中洋葱馕最优烤制工艺参数为:一次发酵时间65 min、二次发酵时间30 min、下烘烤温度200℃、上烘烤温度280℃、烘烤时间9 min,优化后的烤制工艺可为电加热馕坑的标准化生产及传统馕制品的工业化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与工艺参考。

    2024年06期 v.47;No.216 419-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 草酸和葡萄糖配施对盐渍化棉田土壤养分和产量的影响

    蔡俊歌;黄铖;候圣彤;程军回;

    为摸清草酸、葡萄糖单施、混合配施对温宿县棉田盐渍化土壤改善效果,本研究设置4不同处理,单施葡萄糖(GL100%,375.0 kg/hm~2)、单施草酸(AC100%,375.0 kg/hm~2)、葡萄糖和草酸等比例配施(GL50%+AC50%,葡萄糖187.5 kg/hm~2+草酸187.5 kg/hm~2)、对照(CK),2023-2024年在温宿县进行大田试验,分析对比不同处理对盐渍化棉田土壤养分和棉花产量的影响。试验1年后,GL100%处理与CK相比,土壤碱解氮含量增加74.24%(P<0.05);AC100%处理与CK相比,土壤碱解氮含量增加78.17%(P<0.05);GL50%+AC50%处理与CK相比,土壤碱解氮含量增加169.35%(P<0.05)。连续试验2年后,GL100%和GL50%+AC50%处理与试验1年相比,土壤电导率分别降低71.58%和51.22%(P<0.05)。试验1年和连续试验2年,均为GL50%+AC50%处理下籽棉产量增幅最大,与CK相比增加58.45%和56.63%(P<0.05),且籽棉产量均与收获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使用GL50%+AC50%处理,能够有效改善温宿县盐渍化棉田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养分,促进棉花增产。

    2024年06期 v.47;No.216 430-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3K]
  • 黄花刺茄凋落物水提取物对其幼苗生长的影响

    马雨萱;王珊珊;

    为明确黄花刺茄(Solanum rostratum Dunal)凋落物在其种内产生的化感作用。本研究采用室内盆栽试验,以去离子水(CK)为对照,测定2个不同浓度(0.1、1.0 mg/mL)的黄花刺茄凋落物水提取物,对黄花刺茄幼苗生长和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浓度的黄花刺茄凋落物水提取物均能促进幼苗生长,其中0.1 mg/mL处理下,黄花刺茄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叶面积和生物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显著增加102.69%、80.51%和76.51%(P<0.05)。同时,2个浓度的黄花刺茄凋落物水提物处理与对照相比,均可显著提高土壤的有机质、铵态氮含量以及土壤的酶活性(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黄花刺茄幼苗的株高、叶面积、生物量与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脲酶活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黄花刺茄可通过凋落物产生种内化感作用,促进其幼苗生长。

    2024年06期 v.47;No.216 438-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6K]
  • 高蛋白棉粕和棉籽蛋白替代豆粕氨基酸平衡饲粮在黄羽肉鸡上的应用

    聂晓航;李嘉盛;魏夏晗;牛维东;窦鹏兰;李凤鸣;院江;陈勇;刘建成;

    为研究高蛋白棉粕(CSM)和棉籽蛋白(CSP)替代豆粕(SBM)氨基酸平衡饲粮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屠宰性能、器官指数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良凤花黄羽肉公鸡5760只,随机分组,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饲粮(SBM组),试验组用高蛋白CSM和CSP分别等蛋白替代对照组饲粮中50%和100%的SBM,并平衡6种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和异亮氨酸)进行饲喂。与SBM组相比,1~21日龄CSM_(100)组和22~42日龄CSP_(50)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各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CSP_(50)组血清中尿素氮、CSP_(100)组血清中总胆红素与SBM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酸、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葡萄糖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SBM组相比,CSM_(100)、CSP_(50)和CSP_(100)组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CSM_(100)组腿肌率显著降低,而CSP_(100)腿肌率组显著增加(P<0.05),各组间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胸肌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CSM_(50)组肝脏指数与SBM组相比显著升高,而法氏囊指数显著降低(P<0.05);CSM_(100)组法氏囊指数与SBM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CSP_(50)和CSP_(100)组睾丸指数与SBM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而胸腺和肌胃指数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心脏、脾脏及胰腺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SBM组相比,CSM_(100)组饲料总成本显著降低(P<0.05),CSM_(50)和CSM_(100)组毛利润分别显著增加0.27和0.55元/只,CSP_(50)和CSP_(100)组毛利润分别显著增加0.76和0.07元/只。综上,高蛋白CSM和CSP氨基酸平衡饲粮可以全替代黄羽肉鸡饲粮中的豆粕,对其生产性能无不良影响,且可以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024年06期 v.47;No.216 44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 灌溉量对干旱区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毛宾宾;王露露;陈冰;程军回;张凯;韩贝贝;

    为明确灌溉量对干旱区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在常规灌溉量(单次灌溉453 m~3/hm~2,CK)基础上,设置5个灌水量处理408 m~3/hm~2(90%CK)、362 m~3/hm~2(80%CK)、317 m~3/hm~2(70%CK)、272 m~3/hm~2(60%CK)和226 m~3/hm~2(50%CK),自棉花花铃期开始,连续灌溉7次;并分别测定花铃前、中、后期棉花叶片光合参数(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片温度)和冠层结构(叶面积指数),分析不同灌溉量对棉花光合参数、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溉处理下,棉花花铃前、中、后期叶片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均呈“M”型双峰变化趋势,叶片温度(Tl)呈单峰倒“V”型变化趋势。70%~80%常规灌溉(317~362 m~3/hm~2)处理下,棉花花铃中期的叶片Gs和Tr显著提高(P<0.05),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处于动态平衡。随灌溉量减少,棉花在花铃期通过降低叶面积指数,减少无效蒸腾,以单铃重的增长补偿单株结铃数的减少,保持高产。可节约灌溉量14%~21%,较常规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17%~30%。综上,新疆昌吉州棉花花铃期最优灌水量为单次灌溉317~362 m~3/hm~2,轻度水分胁迫下,棉花通过调节光合参数“以质补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持稳产。

    2024年06期 v.47;No.216 457-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杂交杏果实品质综合评价及优株筛选

    钱思琪;章世奎;王尚栋;曾雪玲;王绍鹏;李琪;祖拜依热木·亚森;廖康;周伟权;

    为进一步优化杂交杏果实内在品质综合评价体系,筛选出果实品质优良的杂交后代,为后续选育具有特色和优质特性的杂交杏优株提供依据。以80个杂交杏单株为研究对象,对其16个数量性状指标、5个内在品质指标和8个质地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并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对杂交杏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0个杂交杏果实品质指标的变异系数为7.37%~131.18%,其中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黏附性的变异系数最大,反映出不同杂交杏单株果实品质间存在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品质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单果重与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7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0.874%,果实纵径、回复性、核形指数、总糖、糖酸比、维生素C、仁重可作为重要评价指标。筛选出ZJX-27、ZJX-6、ZJX-31、ZJX-37、ZJX-61等5个优株。

    2024年06期 v.47;No.216 465-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3K]
  • 工业碱木质素/聚乙烯亚胺复合功能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甘皓元;郭丽娜;李德强;李君;

    无机纳米粒子的添加能够保证聚乙烯亚胺(PEI)材料的力学性能并改善其亲水性。本研究利用具有微纳米结构的工业碱木质素(TAL)为添加剂,改善PEI材料的亲水性。通过溶剂浇筑法,制备1.00g TAL/0.05g PEI、1.00g TAL/0.10g PEI、1.00g TAL/0.15g PEI、1.00g TAL/0.20g PEI和1.00g TAL/0.25g PEI,5个TAL/PEI复合膜,研究TAL的用量对PEI复合膜力学性能、紫外屏蔽性能、表面润湿性以及溶胀性能的影响。伴随着TAL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均呈现先变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当TAL的质量分数为20%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达到了106.18 MPa和112.03 MPa。同时,复合膜具有极好的紫外屏蔽性能,在UVA和UVB区的紫外阻隔率均接近100%。并且,随着复合材料中TAL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表面逐渐变为憎水表面,且溶胀率逐渐降低至282%。在保证PEI材料力学性能的同时,TAL能够有效的改善材料的亲水性,同时赋予了材料紫外屏蔽性能,对拓宽PEI材料的应用具有积极的作用。

    2024年06期 v.47;No.216 475-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 孢囊线虫侵染对甜菜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影响

    王旭辉;张晓静;刘赞冬;王梓圳;郭文超;李克梅;

    为探究孢囊线虫感染甜菜后,甜菜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变化。本研究在新疆新源县采集健康甜菜根际土壤样本(健康土壤)、孢囊线虫感染甜菜根际土壤样本(发病土壤)各9份,通过16S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分析健康土壤与发病土壤细菌群落的组成、多样性及优势菌群,并测定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发病土壤与健康土壤相比,α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两者间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P<0.05)。具体而言,在门水平上,与健康土壤相比,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在发病土壤中相对丰度显著增加,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显著减少(P<0.05);属水平上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在发病土壤中富集,芽孢杆菌属(Bacillus)则在健康土壤中更为丰富;种水平上,临颖假单胞菌和Pseudomonas bobori在发病土壤中升高(P<0.05)。此外,发病土壤中的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土壤(P<0.05),表明植物在应对病原体入侵时可能启动了防御机制。本研究揭示了酸杆菌门、放线菌门、芽孢杆菌属可能会帮助甜菜抵御孢囊线虫病感染,而假单胞菌属会导致甜菜根腐病,造成复合感染,可通过增加土壤中的放线菌、丙酸杆菌等有益菌防治甜菜孢囊线虫病囊线虫病。

    2024年06期 v.47;No.216 481-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9K]
  • 新疆伊犁雪岭云杉天然林单木生长规律和模型研究

    谢帆;孙桂丽;张同文;黄力平;胡东宇;秦莉;杨巧玲;张瑞波;

    为了解伊犁地区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生长潜力,分析其生长规律,为有效保护雪岭云杉提供经验模型。应用坎派兹、逻辑斯蒂、理查德、指数、舒马切尔、对数、幂函数、二次曲线生长方程进行拟合,并对拟合结果进行评价,选出适应性最强、稳定性最高的单木生长模型。雪岭云杉风倒木树高、胸径、材积生长过程符合一般林木生长规律。树高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均在120 a生长最快;胸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分别在120 a和160 a出现最大值;材积连年生长量在200 a最大,材积平均生长量在240 a时达到最高峰,此时林分达到数量成熟龄。总体来看,树高和胸径速生期在40~120 a,材积速生期为120~240 a。伊犁雪岭云杉树高拟合最优模型均为理查德生长方程H=36.634(1-e~(-0.013t))~(2.632),胸径拟合最优模型均为理查德生长方程D=70.272(1-e~(-0.012t))~(3.245),材积拟合最优模型为逻辑斯蒂生长方程V=5.600/(1+769.243e~(-0.039t))。

    2024年06期 v.47;No.216 490-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天山云杉林林窗透光率影响因素分析

    侍之雅;潘存德;赵善超;凡永伟;冀文豪;

    为了阐明影响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var. tianschanica)林林窗透光率的因素及其作用关系,本研究以148个林窗为样本,从林窗特征、林分特征和地形地貌特征三个维度选取10个观测变量,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分析了林窗透光率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系数。结果表明,林窗面积和海拔对透光率具有正向效应,影响系数分别为0.641和0.221;边界木平均高、林分株数密度、坡度、林分平均高和林分平均胸径对透光率具有负向效应,影响系数分别为-0.573、-0.487、-0.372、-0.247和-0.226。林窗自身特征对透光率的决定作用最为显著,其次为地形地貌特征,而林分特征的影响相对较小且呈负向。

    2024年06期 v.47;No.216 497-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47卷)总目次

    <正>~~

    2024年06期 v.47;No.216 505-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 下载本期数据